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全面提升-凯发登录首页
2018-01-18 作者:乡村行 来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时间表。
“乡村振兴”,这一当下热词,在市两会上同样热度不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代表委员们也纷纷热议“乡村振兴”,提出议案提案,为苏州的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苏州,正迎来“三农”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施乡村振兴,必将推动苏州“三农”全面提升,城乡更加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赋予城乡一体化新内涵
苏州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苏州的特色、品牌和亮点。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又为苏州“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市人大代表、市委农办主任张伟说,苏州的城乡一体化经过10年发展,城乡差距在缩小,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城乡融合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因此,苏州的乡村振兴,也必然地要在全省乃至全国先导、示范,这是苏州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省委省政府寄予苏州的希望。因此,既要认真全面地总结成绩和经验,也要冷静反思和查找自身的短板。
张伟表示,乡村振兴,是苏州“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的跨域,是要把乡村充分与城市融合起来,其在内涵上比城乡一体化又跨了一大步。当前,苏州正在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要在更高质量上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使苏州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具体而言,重点是做好四方面工作: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包括优化“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苏州要走精致农业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张伟说。
提升农村建设现代化水平。张伟表示,乡村形态要更快提升,前几年美丽镇村建设更多地是环境的整治、基础设施的建设,接下来要更多突出内涵提升,包括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从硬件打造转向内涵提升,让农村生态环境更好,乡土文化得以传承,乡风文明更加彰显。
提升农村居民获得感满意度。张伟说,一方面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支持以镇(街道)或市(区)为单位联合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参与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尤其是要吸引创新型、科技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农村。同时,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把基层创造的“大联动”、村民自治、政社互动等不断推广。
探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是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有序引导工商资本、社会力量进入农业农村参与乡村振兴。”张伟说。
乡村振兴
需不断补足短板、突破瓶颈、化解矛盾
苏州持之以恒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还有不少短板需补足。同时,苏州“三农”发展至今,也有很多发展瓶颈需突破、许多深层次矛盾需破解。
民革苏州市委的集体提案就提出,要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水平,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提案认为,我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巨大,近年来,我市也始终把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常抓不懈,但对照国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出的目标,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如,缺乏全市统一标准的整体水平,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交易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
为此,该提案建议,要加强党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领导,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打响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苏州品牌;运用市场和资本手段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农村集体资产权益不受损害。
九三学社苏州市委则提出了《关于加强文化引领,提升美丽乡村品质内涵的建议》,该集体提案认为,苏州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也涌现了一大批美丽村庄示范点,但距生态优美、设施配套、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的建设要求,以及人们心目中对美丽乡村的期待还有一些差距,表现为:重形象,轻人文;重表面,轻实用;重典型,轻普及。为此,提案建议,美丽乡村建设要完善规划设计,点面协调推进;融入乡风民俗,打造特色亮点,塑造地方文化的名片,给村民一个“私人订制”的美丽乡村;强化文明引领,突出育人塑德,让美丽乡村既有“外形美”,又有“内在美”。
段吉俊委员建议,要按照“高质量、均衡性”目标,补齐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如,总结推广苏州保险领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创新探索经验,围绕“社会公众有需求、项目开展有基础”的要求,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障领域政保合作面,特别是针对低收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老年人群,推广小额人身保险、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等新的政保合作项目;不断完善“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着力破解制约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医保、医药、医疗联动改革,大力推进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基层要当好乡村振兴的落实者践行者
苏州农村,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广大农村基层继续发扬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市人大代表、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钱晓锋说,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张家港市唯一以农业为主的整建制园区,将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钱晓锋表示,像常阴沙这样的农业园区,在乡村振兴中,关键还是要做大、做足、做亮“农”文章。一方面,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坚持“以农促旅、农旅融合”,打造以生态资源为根本、现代农业为基础、乡村旅游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加快集体经济壮大和社会治理创新,引导涉农社区“抱团发展”,通过新办经济实体,实现开放式经营,促进集体经济持续稳步增长,逐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高涉农社区创新服务管理水平。
市人大代表、太仓市璜泾镇雅鹿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基层来说,是一个巨大鼓舞,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让农业农村实现更大的发展。从雅鹿村的实际看,就是要继续加大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与相邻的村实施抱团发展、联合发展,走农旅结合之路,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广大村民有更多获得感。目前,雅鹿村与周边两个村的抱团发展已初步搭起框架,每个村推出不同农旅结合产品,形成一个小区域的乡村旅游亮点。
此外,要重点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社会治理,提升农村文明。今年,雅鹿村将实施“家庭诚信积分”,推出涉及违法搭建、违法养殖等在内的十大考核,让所有村民主动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引领文明乡风。
吴惠芳说:“我们基层农村,就是要当好乡村振兴的落实者、践行者。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们作为农村基层带头人,更要带好头,以实实在在的发展回馈广大村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时间表。
“乡村振兴”,这一当下热词,在市两会上同样热度不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代表委员们也纷纷热议“乡村振兴”,提出议案提案,为苏州的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苏州,正迎来“三农”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施乡村振兴,必将推动苏州“三农”全面提升,城乡更加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赋予城乡一体化新内涵
苏州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苏州的特色、品牌和亮点。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又为苏州“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市人大代表、市委农办主任张伟说,苏州的城乡一体化经过10年发展,城乡差距在缩小,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城乡融合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因此,苏州的乡村振兴,也必然地要在全省乃至全国先导、示范,这是苏州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省委省政府寄予苏州的希望。因此,既要认真全面地总结成绩和经验,也要冷静反思和查找自身的短板。
张伟表示,乡村振兴,是苏州“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的跨域,是要把乡村充分与城市融合起来,其在内涵上比城乡一体化又跨了一大步。当前,苏州正在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要在更高质量上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使苏州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具体而言,重点是做好四方面工作: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包括优化“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苏州要走精致农业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张伟说。
提升农村建设现代化水平。张伟表示,乡村形态要更快提升,前几年美丽镇村建设更多地是环境的整治、基础设施的建设,接下来要更多突出内涵提升,包括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从硬件打造转向内涵提升,让农村生态环境更好,乡土文化得以传承,乡风文明更加彰显。
提升农村居民获得感满意度。张伟说,一方面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支持以镇(街道)或市(区)为单位联合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参与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尤其是要吸引创新型、科技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农村。同时,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把基层创造的“大联动”、村民自治、政社互动等不断推广。
探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是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有序引导工商资本、社会力量进入农业农村参与乡村振兴。”张伟说。
乡村振兴
需不断补足短板、突破瓶颈、化解矛盾
苏州持之以恒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还有不少短板需补足。同时,苏州“三农”发展至今,也有很多发展瓶颈需突破、许多深层次矛盾需破解。
民革苏州市委的集体提案就提出,要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水平,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提案认为,我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巨大,近年来,我市也始终把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常抓不懈,但对照国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出的目标,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如,缺乏全市统一标准的整体水平,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交易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
为此,该提案建议,要加强党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领导,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打响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苏州品牌;运用市场和资本手段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农村集体资产权益不受损害。
九三学社苏州市委则提出了《关于加强文化引领,提升美丽乡村品质内涵的建议》,该集体提案认为,苏州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也涌现了一大批美丽村庄示范点,但距生态优美、设施配套、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的建设要求,以及人们心目中对美丽乡村的期待还有一些差距,表现为:重形象,轻人文;重表面,轻实用;重典型,轻普及。为此,提案建议,美丽乡村建设要完善规划设计,点面协调推进;融入乡风民俗,打造特色亮点,塑造地方文化的名片,给村民一个“私人订制”的美丽乡村;强化文明引领,突出育人塑德,让美丽乡村既有“外形美”,又有“内在美”。
段吉俊委员建议,要按照“高质量、均衡性”目标,补齐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如,总结推广苏州保险领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创新探索经验,围绕“社会公众有需求、项目开展有基础”的要求,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障领域政保合作面,特别是针对低收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老年人群,推广小额人身保险、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等新的政保合作项目;不断完善“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着力破解制约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医保、医药、医疗联动改革,大力推进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基层要当好乡村振兴的落实者践行者
苏州农村,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广大农村基层继续发扬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市人大代表、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钱晓锋说,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张家港市唯一以农业为主的整建制园区,将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钱晓锋表示,像常阴沙这样的农业园区,在乡村振兴中,关键还是要做大、做足、做亮“农”文章。一方面,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坚持“以农促旅、农旅融合”,打造以生态资源为根本、现代农业为基础、乡村旅游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加快集体经济壮大和社会治理创新,引导涉农社区“抱团发展”,通过新办经济实体,实现开放式经营,促进集体经济持续稳步增长,逐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高涉农社区创新服务管理水平。
市人大代表、太仓市璜泾镇雅鹿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基层来说,是一个巨大鼓舞,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让农业农村实现更大的发展。从雅鹿村的实际看,就是要继续加大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与相邻的村实施抱团发展、联合发展,走农旅结合之路,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广大村民有更多获得感。目前,雅鹿村与周边两个村的抱团发展已初步搭起框架,每个村推出不同农旅结合产品,形成一个小区域的乡村旅游亮点。
此外,要重点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社会治理,提升农村文明。今年,雅鹿村将实施“家庭诚信积分”,推出涉及违法搭建、违法养殖等在内的十大考核,让所有村民主动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引领文明乡风。
吴惠芳说:“我们基层农村,就是要当好乡村振兴的落实者、践行者。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们作为农村基层带头人,更要带好头,以实实在在的发展回馈广大村民。”
阅读:36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