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侬物语
没人能想到,
7年前欠债150万的穷山村,
居然会受各大媒体的青睐,
就连央视都跑来拍专题片报道,
将它当成乡村振兴的标杆。
2016年实现集体资产1个亿,
人均纯收入3.2万。
今年又招商引资10个亿,
为美丽乡村注入更多动力。
安吉的这个小村子,是怎么做到的?
01
无中生有,穷山村的蜕变!
7年前的鲁家村,房屋破败,草木萧条,俨然一个无人问津的荒村野宿。村集体欠了高达150万的外债,这对于没有主要产业的破落村子而言,无异于压了一座五指山。因此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谋生,农田和山林处于荒废状态。
当时的鲁家村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就连小偷都懒得光顾。这里既没有名胜古迹、名人故居,也没有自然资源、特色产业。贫困、普通就是这个村最好的代名词。
而今,这个浙江省安吉县的小乡村,茂林翠绿,草木葱茏,一排排屋舍错落有致地安放在青山绿水间。一辆名为阿鲁阿家的红皮小火车,串起了村庄内18个特色鲜明的家庭农场,这便是鲁家村成功致富的秘诀。
在2016年,村集体资产从30万增加到1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32850元。
据悉,在前期的发展建设中,鲁家村以美丽乡村资源吸引了2.7亿元的社会资本。今年更是有大批符合当地发展导向的项目准备入驻,总投资达10亿元。
除此之外,鲁家村还被新华网等各大媒体报道,多次登上央视,就在年初,央视焦点访谈以《乡村如何振兴》为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拍摄专题片,将之作为乡村振兴的标杆。说到这,可能很多人会产生疑问,鲁家村的成功有没有借鉴的意义?其实,央视早已给出了答案。
02
整合资源,产业市场一把抓!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自2003以来,连续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别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对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要真正使乡村富起来,仅靠国家政策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乡村要实现自身造血,才能可持续发展。鲁家村便是乡村振兴最好的例子,其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广大农村借鉴和吸收。
◆从村庄内现有可利用资源入手
鲁家村有许多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土地、山林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资源变资本,吸引更多外来的企业工商资金进入乡村。加上今年引入的10亿资本,鲁家村已经获得外来投资20亿。
◆从村庄策划规划上突破
美丽乡村的蜕变需要用活村内的旧屋、河道、果林、菜园等素材,而不是城市化的照搬照抄。要按照村庄原有的脉络进行梳理,策划出新产业,引进新思想,让更多年轻人回到村庄,将规划与运营有机结合,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要创新产业规划设计,打造合理的乡村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更多人爱上乡村。
◆从产业融合创新上突破
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于是鲁家村制定打造家庭农场聚集区的策略,并在全村范围内建设了18家差异化的农场。
同时着重关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打造属于鲁家村自己的农业高新产业园区。孤立的农业种植不会提升土地的附加值,发展创意农业,把田园变乐园,村庄变旅游景区,就能大幅提高土地的收益!孤立的加工生产也不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要让生产劳动更具乐趣、让加工生产更具体验性,就会提升产品价值。可开发伴手礼等土特产品,扩大知名度,形成收益的互补。
◆坚持市场导向为主体
鲁家村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原则,走市场化道路,成立经营公司专注景区的管理和营销宣传。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让农场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乡村旅游产品,各个农场内休闲项目通过有机组合而成若干条旅游线。
旅游休闲项目可融合乡村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体验、度假、会议、养老、居住等多种旅游功能为一体,打造特有的“田园综合休闲旅游”,如开设垂钓、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在具体开发中,可根据各自具体情况侧重打造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03
成功之道,公司 村 农场
①顶层设计
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家庭农场,鲁家村不惜出资300万元,聘请高端专业团队,按照4a级景区标准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先期设置的18个家庭农场,则根据区域功能划分,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积、风格、位置、功能等。其中包括一个核心农场,位于中心村,其余17家农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四周。18家农场分别以野山茶、特种野山羊、蔬菜果园、绿化苗木、药材等产业为主,没有一家重复,这是鲁家村家庭农场的特色。此外还设计了一条4.5公里的环村观光线,将分散的农场串点成线,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②组织架构
鲁家村采用“公司 村 家庭农场”的组织运营模式,与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鲁家分公司,前者负责串联游客接待场所、交通系统、风情街、18个家庭农场等主要场所,后者利用多年经验和客源做好营销宣传。后来又成立了安吉乡土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为鲁家村民、村干部、创业者、就业者提供乡村旅游方面的培训。三家公司均由鲁家村集体占股49%,旅游公司占股51%。
在农场的投资运营层面,鲁家村引入外部资本对农场进行项目投资和运营管理。目前已有10多亿的工商资本投资这些家庭农场。
③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
鲁家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村集体、旅游公司、家庭农场主和村民都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同时还建立了合作分红机制,由村集体、旅游公司、家庭农场主按照约定比例进行利益分配,村民再从村集体中享受分红。
04
乡村振兴,鲁家村的启示!
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集群是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模式上的一次大胆创新,特别对于大型农业园区或村集体主导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它采取类众筹的方式,借助社会化的力量,突破了资金、人才的瓶颈,实现了资源资产资金的聚合。
其次,它解决了规划的统一和定位的差异化问题。美丽乡村,规划先行。早在2013年鲁家村就启动了发展蓝图的设计,18家农场的雏形已经跃然纸上。
再次,生态圈的打造和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鲁家村注重生态圈的建设,18家农场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它的周围,分布着村民自主经营的农家乐、民宿、农副产品,为农场提供配套服务。此外,村里还统一修建了游客服务中心、风情街、10公里绿道和4.5公里村庄铁轨等设施,为游客出行提供方便和多样化的选择。在营销推广层面,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进行统一宣传;在人才培养层面,成立了乡土职业培训公司。这些力量为入驻的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和土壤,比如自然资源禀赋较好,低丘缓坡地形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土地较为集中,这些资源条件为家庭农场集群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鲁家村正在以自身的不断实践为中国农村振兴之路提供最前沿的思路和方向。我们倡导乡村生活,将乡村新生活发展成为所有人的共同追求。
中国乡村行qq:467792709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