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厕所革命

常山县“四个工程”打响“厕所革命”助力小城镇整治-凯发登录首页

时间:2018-03-23 20:51:16   作者:乡村行   来源:   阅读:346   评论:0
内容摘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衢州市常山县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在积极开展“一加强三整治”六个专项整治行动的同时,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以“一把手工程”“民生工程”“景观工程”“标化工程”四个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厕所革命”,强力推进了全县小城镇范围的厕所建设管理工作,实现了小城镇公厕面貌大改观......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衢州市常山县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在积极开展“一加强三整治”六个专项整治行动的同时,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以“一把手工程”“民生工程”“景观工程”“标化工程”四个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厕所革命”,强力推进了全县小城镇范围的厕所建设管理工作,实现了小城镇公厕面貌大改观、功能大完善、环境大提升,赢得了群众和游客的点赞,补齐了小城镇整治的短板和弱项。
把小厕所当大事情来办,强力打造“一把手工程”
  一是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镇厕所工作,制定了《关于全面实施公厕‘所长制’的意见》,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公厕“总所长”,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分任农村和城区公厕“副总所长”,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村主要领导为各自区域所长的“革命”机制,以“一把手工程”的力度在全县掀起“厕所革命”。二是明确责任。由县农办牵头负责小城镇和农村的公厕,安排专人专职主抓。三是狠抓考核。县委县政府把等级公厕作为文明村镇、美丽乡村评比中的“一票否决事项”,列入对乡镇的考核奖惩,每月对推进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推动全县乡村掀起了公厕革命建设高潮。
把小厕所套高标准来建,用心打造“民生工程”
  一是提高建设标准。公厕要革命,标准要提高。该县按照“调整一批、提升一批、布局一批”的思路,对新建、改建公厕严格按照国家《旅游厕所等级标准》、《旅游厕所质量等级评分细则》的要求进行景观化建设、精品化改造,以最高的标准来建设管理。二是强化人文关怀。在建设中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如厕方便问题,尽可能地增加女厕位的数量,配套完善残疾人厕位、第三卫生间、无障碍设施等,尽可能满足特殊群体需求。同时,免费提供手纸、wi-fi、充电设备、背景音乐等,丰富不同群体游客及群众的多功能需求,提供舒适舒心的如厕环境。三是注重技术创新。引入除臭杀菌环保新技术、智能技术,引入装配式建筑等,实现自动照明、排风、冲厕等功能。公厕外观、设施、管理上有了质的飞跃,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避免了大家都需要厕所,但谁也不愿意公厕建在自家门口的“邻避效应”。全县乡村2017年改造、新建公厕72座,建设面积近3000平方米。新建乡村公厕从无等级到全部达到a级以上标准,全县乡村aaa公厕13所,aa公厕24所,彻底改变了乡村公厕脏乱差的局面。其中,各个乡镇镇区范围内的13所厕所全部提升为星级厕所。
把小厕所按风景线来树,巧妙打造“景观工程”
  设计是乡镇公厕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该县以设计景点的标准去美化厕所,要求新建改建公厕一律先设计、再建设,无设计、不动工。一是格局上做到有“型”,让厕成景。根据城乡实际,因地制宜采用浙派、徽派、现代等建筑设计,形成别墅式、田园风、水岸船型等多元风格,凸显山乡地域特色,实现一厕一景。二是格调上融入“境”,成为景中厕。根据公厕周边环境、景色特点,设计与之相生相融的造型、外观、色彩,做到即相映成趣,又相得益彰。如将农村废旧的泥瓦房,外观修旧如旧,内部改建成公厕,别有一番风味。三是细节上有“味”,打造厕中景。融入乡土风情,公厕内外采用竹木、老物件、常山石、胡柚、山茶等常山特色主题元素进行装饰。如围绕“何处心安、慢城常山”城市品牌,统一公厕logo形象设计,以胡柚娃卡通形象制作公厕导向牌,让市民和游客倍感亲切,使公厕更有“味道”,既体现本地文化,又实用美观,实现“一厕一风情”,成为美丽景区、美丽乡村的一道“窗口”。
把小厕所按精品来管,打造管理“标化工程”
  三分建,七分管。常山县围绕管理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目标,着力抓好运维工作。一抓所长队伍。按照“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全县厕所管理“总所长——所长”的两级管理机制。每座公厕配备1名所长,由乡镇主要领导担任。所长要做到“六个一”,即:一牌一本,所长公示牌和所长制工作日志,记录公厕运行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一日一巡,要求每天巡察不少于1次,保证厕所运行良好;一考一评,建立公厕所长考核和星级评定机制,定期开展 “最美公厕”“优秀所长”评选活动,倒逼所长主动作为。二抓保洁员队伍。每座公厕配备1名责任心强的专职保洁员,负责公厕的常态化保洁,按考核结果给予报酬。经常性的加强对群众如厕文明的宣传教育,强化群众和新闻舆论对公厕环境卫生的监督。三抓模式创新。在人口集中区,因地制宜在公厕中设计了配套营业房,探索“以商养厕、以商管厕”模式,解决了人、财长效保障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通过完善管理的体制机制,使每一座公厕保持了常态化干净、整洁,让“方便”的事更“方便”。(省整治办 推荐 编辑 朱宇心)

分享到: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