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乡村旅游

暖泉古镇: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戏楼四大奇观为一体古镇-凯发登录首页

时间:2018-01-06 18:52:32   作者:乡村行   来源:   阅读:611   评论:0
内容摘要:暖泉古镇: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戏楼四大奇观为一体古镇暖泉古镇位于河北省蔚县西部,是中国十大古镇之一,古镇因有一年四季水温如一的泉水而名“暖泉”。古镇历史悠久,以泉水、集市、古建筑及民俗文化而闻名。河北蔚县西部的暖泉古镇,由于一年四季水质温热而得名。古镇始建于元代,明清之间......

暖泉古镇位于河北省蔚县西部,是中国十大古镇之一,古镇因有一年四季水温如一的泉水而名“暖泉”。古镇历史悠久,以泉水、集市、古建筑及民俗文化而闻名。

河北蔚县西部的暖泉古镇,由于一年四季水质温热而得名。古镇始建于元代,明清之间规模壮大为“三堡、六巷、十八庄”,曾是山西商人到张家口及以北地区经商的必经之地,也是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打树花、泉水、集市、古建筑和民俗文化是这里最有名的文化特色。

在小小的暖泉镇上连修北官堡、西古堡和中小堡三个互为犄角的城堡,说明此地军事意义重大。北官堡位于东北部,修建最早,规模最大;西古堡与中小堡仅一巷之隔,位于西南部,可就近保护暖泉镇的街市,市民遇袭即迅速躲入堡内。三个堡中又以西古堡和北官堡规模较大,其平面约呈正方形(不计瓮城),边长均210~220米左右。中小堡规模较小,平面呈南北走向较长的矩形,长约150米,宽仅50米左右。

暖泉镇内的西古堡,是典型的“堡中堡”。西古堡始建于金时期,堡门处设有瓮城,定型于明代嘉靖年间,增建重修于清后期,是国内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堡之一。

2003年被河北民协命名为“古民俗之乡”。古堡集古城堡与古戏楼、寺院、宅院于一体,规模虽小,但设计却十分巧妙,可称堡中精华,具有浓厚的明清民居建筑风格。

西古堡南瓮城之内有地藏殿、鬼王殿、十阎君殿、三义殿、马王庙、观音殿六座庙宇,此外还有戏台一座、钟楼两座、鼓楼两座以及僧寮数间。乡民们居住在大城堡,神灵们则占据着小瓮城。

此地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戏楼”四大文化奇观为一体,是古蔚州800庄堡中极为独特、保存极为完好的一例。西古堡瓮城建筑布局灵活多变,结构严谨复杂,殿宇高低参差错落,楼台掩映,建筑景中套景,景中借景,景中藏景,充分显示了当时工匠高超的艺术设计水平。

“打树花”是暖泉镇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这种别具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绝不亚于燃放烟花。“打树花”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作为一项古老技艺成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树花是一种原始的焰火,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冶制工匠倾倒陶锅中残余铜汁的劳动过程。打树花即把炼铜、铁时的残液泼洒到地面、树干或墙上,而形成的漂亮烟花。后来,打树花演化为民俗活动,树花专指用于驱逐鬼神的社火。至今,在我国山西、河北两省北部交界一带的民间仍有打树花活动流传。河北蔚县暖泉镇还把打树花申请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给打树花这一古老的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美丽乡村: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古镇


分享到: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