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乡村旅游

美丽乡村常山庄村:中国乡村的好莱坞,中国红色影视基地-凯发登录首页

时间:2018-01-06 18:18:52   作者:乡村行   来源:   阅读:608   评论:0
内容摘要:美丽乡村常山庄村:中国乡村的好莱坞,中国红色影视基地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位于沂南县县城西部23公里处,全村共有453户1356人。常山庄村东临西司堡,西与张家峪子接壤,北依团圆曼山脉和拔麻相连,南邻双泉峪子村。村内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常山庄村,位于著名的沂蒙山革命老区,因为......

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位于沂南县县城西部23公里处,全村共有453户1356人。常山庄村东临西司堡,西与张家峪子接壤,北依团圆曼山脉和拔麻相连,南邻双泉峪子村。村内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

常山庄村,位于著名的沂蒙山革命老区,因为拍摄为共和国60周年献礼的长篇历史电视剧《沂蒙》而设立是在原有村落的自然风貌基础上稍加修饰而建立的红色影视基地,又称山村好莱坞,先后有电视剧《沂蒙》《沂蒙六姐妹》《沂蒙英雄》《地道英雄》《娘》电影《斗牛》《岛城风云》在此拍摄里  曾不为外人所知,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以及残破的老石屋、茅草屋。

自从在这里拍出了《沂蒙》、《沂蒙六姐妹》、《斗牛》、《沂蒙英雄》等多部影视剧后,这个偏僻的山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更随着电视剧《沂蒙》在央视的热播,以及在山东卫视和临沂新闻综合频道的隆重推出,聚集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尤其电影《斗牛》的主演黄渤先生荣获台湾金马奖影帝后更是将我们沂蒙山的一个小山村宣传了出去,这就是地处沂蒙山腹地的马牧池乡常山庄村。

常山庄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中心,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机关领导全省开展抗战活动的中心区域,有着丰富的革命史迹,红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10位元帅、1604名将军中,有3位元帅、400多位名将在这里战斗过。

常山庄周围还有许多革命遗迹、遗址,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山东省战邮会旧址、“火线桥”旧址,红嫂故居、“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小车队长”李家才故居,谷牧负伤处,战时托儿所、战时总医院、战时兵工厂、战时北海银行、抗大一分校、大众报社印刷厂、泽东青年干校、战时医疗所、九合城等旧址。

常山古村系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核心区域。周围崮峰相连,青山幽谷、绿野溪流、果树农田相互交织。村庄傍山而立,房屋错落有致,庭院依山就势,小巷曲折幽深,文化生态,自然天成,相应成趣。淳朴的乡土人情,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风,成为山乡古村的重要文脉支撑。

因为完整的保留了原真的沂蒙山乡古村,被选为《沂蒙》拍摄基地。随着30余部红色影视剧的拍摄,如今村内保留着大戏台、东家院、李家院、斗牛院等诸多拍摄场景,成为古山村的最大看点。以农家院落为馆室的《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被确定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为山间田野、小巷民宅、石墙老屋间彰显出的根据地文化、中国北方乡土文化以及齐鲁传统文化增加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

多样的文化内涵和优良的生态环境相互交融,构成不可多得的红色文化和影视文化基础。不仅同周边其他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且在临沂和山东也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

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及残破的老石屋、茅草屋,吸引了《战神》、《斗牛》百余部影视剧在此拍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应运而生。 “放下锄头换行头”是村民的真实写照,全村95%的群众当过群众演员。常山庄处于沂蒙山区抗战的中心,还是红嫂故乡。村庄建成旅游区和影视基地后,全村群众整体搬迁住进二层小楼。

那一座座代表着常山古朴风貌的老石屋大多建于解放前,几乎每一座都有七八十年的历史。这样的老石屋,常山村约有350座。这种古朴的老石屋其他地方也有,但这么大规模、保存如此完好,却是很少见的。

美丽乡村常山庄村: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


分享到: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