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围绕我区“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发展格局,结合“厕所革命”最新要求,进一步梳理完善《成都市青白江区主城区环境卫生作业与管理规范》《成都市青白江区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理顺公厕管理机制,规划点位261座,促进公厕合理规划布局。
二是提升品质,全面推进。结合规划,加快推进公厕建设,在主城区新建公厕8座,同步配建环卫工人作息房,配齐配足设施设备;创新方式,灵活增设公厕数量,在老城区通过设置移动环保公厕2座、代管社区公厕3座,解决部分区域公厕数量不足问题;精细管理,延伸为民服务范围,对直管的40座公厕,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均配置专职保洁员,编号上岗并定期培训,对全区13座环卫公厕实施24小时开放。
三是突出特色,创新推进。坚持融厕入景,结合区域特色,采取绿化环绕方式,促使公厕建设与周边绿地建设、主体建筑风格相融合,美化城市环境;构建智慧公厕,对直管公厕统一编码,通过“城管app-找公厕”和成都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公布公厕信息,实现公厕精准定位,解决市民“寻厕难”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工作细节,完善功能服务配套,合理调整女性厕位比例,试点设置第三卫生间,配建无障碍间、安全扶手等无障碍设施,体现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