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海县积极响应“厕所革命”号召,对县城老旧公厕进行改建和修缮提升,改造后的公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如厕环境大幅提升。
每天早上8点,通海县城兴家巷公厕的保洁人员杨师傅都要擦拭无障碍通道栏杆、窗户等区域。这个公厕于去年改造,设置有残疾人专用通道、专用厕所和洗手池,方便不同群体的如厕需求。“专人负责、专人打扫”的管理模式让免费公厕干净舒适。
文庙广场公厕是全县较为典型的旅游公厕,改建升级后的公厕独具特色,不仅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还增加了绿化树、字画等装饰物。绿树相伴、古典装饰相衬,游客面对的是一个清新宜人、充满文化氛围的如厕环境。县城各区域的公厕经过陆续改造,如厕环境明显改善,方便了广大市民。
通海县自2016年对老旧公厕进行改建和修缮提升,在提升公厕配套功能的同时,采用青砖、灰瓦、白墙的建筑风格,将公厕更好地融入通海县古城区的建筑风貌,同时提升厕所文化。现在,位于周家巷、福星街等地的12座公厕按照国家二类标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完成投资651万元,其他公厕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据通海县住建局环卫站副站长陈学勇介绍,2016年至2017年改造任务是15座,目前改造竣工12座,还有3座正在建设中,预计12月底完工。
目前,通海县建成区范围内共有38座公厕,该县将把“厕所革命”一抓到底,提升全县的综合卫生环境和城市文明形象。(玉溪日报特约通讯员 朱雁飞 通讯员 吴文汝 杨荣辉)